從與工程師共事,到與工程師共識(ㄧ)

寫給正準備踏入軟體相關產業,第一次準備與工程師共事,卻又對程式一頭霧水的你

# 前言

這篇文章,主要不是寫給工程師看的,而是寫給其他需要與工程師合作的朋友們。
工程師一向難搞?愛用技術名詞來欺壓?每次遇到問題都甩鍋或說做不出來?不然就是永遠都客戶的問題?
跟工程師合作怎麼好像自己都被欺負?怎麼樣理解這些人在想什麼?

這篇文章,帶你搞懂最基本的技術名詞,理解網頁運作邏輯,防止被工程師欺負
並且告訴你如何與工程師有效率的溝通,使團隊運作更加順暢。

這篇主要以跟「網頁工程師」合作為例,若是其他領域的工程師(像是 App 工程師、區塊鏈工程師),需要熟悉的領域會有不同,但核心的理念其實是差不多的。

# 第零步:心態建立

初次碰到程式,腦海中浮現很多問題是正常的,不論是 PM 或工程師。
尤其是大量的技術名詞,在溝通的時候往往可能造成很大的障礙。明明在討論這個登入功能怎麼做,工程師嘴裡卻冒出個:「這個 token 怎樣....,那個 token 怎樣....」。蛤?什麼是 token?心裡不斷 OS 到底要不要開口問?不問的話我整個會議基本上都聽不懂,問了又耽誤大家時間,要是前輩解釋完我一樣聽不懂怎麼辦?算了我先記下來,待會私底下去查好了。

這樣的情況不曉得大家熟不熟悉?其實新的技術名詞只會更多不會更少,我們沒有辦法確保讓自己一定能知道所有的名詞是什麼意思,就算今天我都知道了,明天可能又有新的技術出現,又有不同的名詞準備要去理解。我們會害怕聽不懂的東西,我們不希望造成別人困擾,但是總是得讓自己有效的與其他人溝通,今天聽不懂沒關係,如何能讓自己下次能聽懂?

其實不論何種技術,它總得運行在類似的環境上面,就算有 100 種寫網頁的方式,最後一樣得運行在瀏覽器上面,所以理解瀏覽器勢必能理解 80% 會出現在瀏覽器上的問題。
所以琳琅满目的技術名詞,它都有它的歸類,只要我們清楚它屬於哪個範疇的問題,就能運用既有的理解,將其容納並吸收進我們的腦海當中。

下面我會針對初次接觸網頁應用程式,會需要具備的基礎知識,做簡易的說明,並提供我認為不錯的參考資源,讓大家能以比較輕鬆的方式,理解工程師口中常常提到的技術名詞,它是在做什麼?

透過生活中類似的概念做比喻,你會發現其實存在很多相似之處,而且我們都理解它,當我們可以把這些技術名詞與我們既有的觀念做連結後,下次再遇到它,就不會再害怕了。
我們反而會很有自信的運用著這些技術名詞,來與工程師做溝通。

# 第一步:建立對網頁的熟悉度

常聽到的技術名詞:
☞ 瀏覽器、devtool、切版

瀏覽器其實就是一個可以執行程式的軟體,就好像電視可以接收訊號並播放出來一樣。
差別在於瀏覽器可以接收程式碼,並且依照程式碼撰寫的內容,將畫面印出來給你看,也可以透過程式的設定,讓使用者與畫面上的元件做互動。

我們在轉電視的時後,切換第幾台第幾台,可以看到對應頻道的節目。
在瀏覽器上,則是透過網址,讓瀏覽器幫我們發送請求到對應的網址,取得對應伺服器所回傳過來的程式碼內容,瀏覽器會幫我們把程式碼運行起來,我們就能在自己的瀏覽器上看到完整的網頁內容。

瀏覽器不是什麼程式語言都能看懂,它可以看懂的程式碼有三種 HTMLCSSJavaScript,分別掌管著網頁的 元件樣式互動,我們在網站上能看到的內容,有文字、圖片、按鈕、輸入框,任何看得到的元件,都由 HTML 建立的,而這些元件長的什麼樣子,是圓的扁的?黑的白的?有框沒框?只要是樣式,都是由 CSS 決定。最後就是瀏覽器與使用者的互動,我們打字或點選按鈕的反應,都是由 JavaScript 來處理。

以上講歸講,我帶大家直接操作瀏覽器,用最實際的例子去理解,上面講的內容實際上跑起來會是什麼樣子(請大家以 Chrome 瀏覽器來操作,才會看到跟我相同的畫面唷~):

👉 請大家對著我點滑鼠右鍵 👈,並且選擇「檢查」(大家放心,電腦一定不會壞掉)

大家會看到下面這個很大的框框,這個就是工程師常說的 DevTool 開發者工具。

圖中左邊紅框框的部分,就是 HTML、右半邊藍框框的部分,就是 CSS,這些就是瀏覽器所取得的程式碼,HTML 決定了畫面上的元件,所以我們網頁上看到的「請大家對著我點滑鼠右鍵」這串文字,會跟紅框框裡的那段中文文字一模一樣,而看到的 青藍色 這個顏色,就會跟右邊 CSS 設定的一樣了。

所以網頁上的內容,是透過接收到的 HTMLCSS,由瀏覽器幫我們畫出來的。
所以工程師口中說的 切版,指的就是將設計稿上的畫面透過程式碼切出來。

只要是網頁上的元素都可以透過滑鼠右鍵檢查,來查看 Devtool 的內容,
大家不妨嘗試看看到各個自己常用的網站,在任意元件點滑鼠右鍵,按下檢查,看看那些網站的畫面都是透過哪些 HTMLCSS 所產生的。

關於瀏覽器的部分,僅需要知道網頁的畫面是透過 HTMLCSS 呈現即可,不需要深入到瞭解如何去撰寫程式碼的語法,知道上面這些內容以後,該如何用來與工程師溝通,我在下面 「第三步:如何制伏工程師」 的地方會提到。

OK!聰明的你此時可能會想問,那 JavaScript 呢?怎麼沒有提到怎麼看 JavaScript 的程式碼?
好的,大家不要著急,不是因為從 Devtool 看不到 JavaScript,而是因為沒有必要去看。因為 HTMLCSS 掌管了畫面上的元素跟樣式,身為與工程師共事的朋友,可能是 PM 或者設計師,有很高的機率會需要提供畫面上發現的錯誤,與工程師進行溝通或修正,但是通常不會遇到一種情況,是需要提供 JavaScript 的截圖,告訴工程師說哪裡寫得有問題。因為 JavaScript 定義的會是一些跟使用者的互動,或者網頁的一些反應,我們只需要在操作的時候紀錄發現的錯誤就好,找出 JavaScript 的錯誤,屬於工程師自己的責任,就讓他們自己去煩惱就好囉~

這邊提供一些相關文章,大家可以簡單對一些技術名詞有個粗淺的印象就好,不用理解太深,之後有遇到再回頭來查就可以了:

# 第二步:建立對程式的熟悉度

常聽到的技術名詞:
☞ 前端、後端、框架、套件、測試機、正式機、api、Cache、CI/CD

這邊會是程式初學者最常遇到問題的地方,最多的技術名詞也出現於此,我在撰寫文章的同時,也不斷在思考該如何呈現這個段落,才能讓大家在尋找答案或累積知識的同時,更加方便快速。

下面我會將技術名詞列點,若需要快速針對特定的技術名詞找尋答案,可以直接跳著看。若是沒有時間壓力,建議直接按照排定的順序由上到下一一認識這些名詞。

☞ 程式語言
程式語言只是機器看得懂的代碼,就好像我們人跟人用語言溝通一樣,程式語言就是我們與機器溝通的語言。
不同的機器能看懂的代碼不一樣,就好像跟日本人說話得講日文,跟英國人說話得用英文。我可以用日文跟服務生說:「請給我一杯水」,如果對方是日本人,我就能得到我要的那杯水,因為對方聽得懂。那我如果是對著英國人說呢?那可能很高機率什麼都不會發生,因為我用了錯誤的語言來溝通。同理,機器也是一樣的,我在瀏覽器就得使用 JavaScript 這種程式語言,不然它看不懂。

程式語言還有哪些:http://ms2.ctjh.ntpc.edu.tw/~luti/108-2-7grade-week005.htm

☞ 機器、部署
而程式碼寫好了我們要放哪裡呢?
放在任何能夠讓瀏覽器取得的地方即可。也就是說,只要這個地方,能夠接收瀏覽器發送的請求,並且在收到請求的時候,回傳寫好程式碼的檔案給瀏覽器,這個地方就可以放置程式碼。通常就是我們常講的 機器。而把程式碼放上這部 機器 的這個動作,我們叫做 部署(deploy)

一旦程式碼部署上機器以後,假設我們忽略這台機器可能做的任何限制,那任何一台電腦,都可以透過瀏覽器,向這台機器發送取得程式碼檔案的請求。
也就是說,我們兩個人,使用同樣的網址,都會向同一台機器發送請求,並且取得一模一樣的程式碼檔案(或資料)。而這份檔案,會分別運行在我們兩個人的瀏覽器上。
也就是說,如果我在我的電腦上發現某一個功能壞掉了,那你使用跟我相同的步驟操作,應該也可以在你的電腦上看到有相同的情況,因為是同樣的程式碼,所以會存在相同的錯誤。

瀏覽器如何發送請求:https://yakimhsu.com/project/project_w4_Network_http.html

☞ 更版、測試機、正式機
上面提到了,機器上的程式碼有錯誤,那任何人都會取得有錯誤的程式碼,所以工程師就得維修,把維修之後正確的程式碼,建立新的版本,部署上機器。
這個動作就叫做 更版。更版完成之後,機器上有了正確的程式碼,在這之後所有人透過瀏覽器向機器發送請求,取得的程式碼就會是新的版本正確的程式碼。

那我們不一定只有在維修的時候會 更版,有時候像是有新功能要發佈,我們也會做 更版 的動作。
那新的功能我們總得讓測試人員先測試過一遍,確認沒有問題以後再發佈給民眾使用,所以我們得先把程式碼部署到一台只給測試人員使用的機器,我們把它叫做 測試機
這台測試機可以提供測試人員對於即將發佈的版本進行測試,等測試與修復動作都完成了以後,再把最後完成的版本,部署上給民眾使用的那台機器,也就是 正式機

這邊要特別提一下測試的重要性,不論是由 PM 進行測試,或者由專職的測試人員進行測試。測試這個動作都可以有效避免正式機上的功能發生錯誤。而且網站的瀏覽人次越多,這個錯誤影響的層面就越嚴重。如果一個網站 1 小時只會有 1~2 個人造訪,那可能有錯誤也不太會被發現,但是如果一個網站 1 分鐘就會有 10 萬人同時造訪,那一丁點錯誤都可能導致大量使用者產生不滿,整個團隊就要緊急號招趕緊來救火了。

在此感謝所有測試人員,你們真的很重要!

☞ 前端、後端
這個 bug 到底是前端的?還是後端?
這個內心掙扎天天都在上演,我何時才能搞懂前後端的差異,自行判斷 issue 該找誰處理?這個問題呢...我最後再來回答。

在講前端後端如何區分以前,先給大家一個情境:
我們走進一間餐廳,坐下來準備點餐,服務員走了過來,詢問我們要點些什麼。你指了指菜單中的濃湯,說你想要一份濃湯,此時服務員說好,並且走向廚房,向廚房內部傳達了需要一份濃湯的消息。過了一會兒,廚房那遞出了一份濃湯,服務員便將濃湯端到你的面前。類似的場景相信大家再熟悉不過,而這個簡單的情境,正好跟網頁的前後端運作,有很相似的關聯。

我們跟服務生溝通,就猶如我們在操作瀏覽器一般,我們看得到服務生,我們摸得到服務生(咦...不可以色色),我們可以清楚看見這個正在服務我們的對象,這就是 前端,它有幾個非常非常明顯的特徵:

所以瀏覽器看到的任何元件、按鈕、介面,這些通通都屬於 前端,你一定摸得到它,每個人看到的介面會相同,你也只能透過它幫你發送請求。
餐廳的服務生也是,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個穿著相同制服的服務生,穿梭在客人之前,他們會向「同一個廚房」溝通。
那廚房裡頭到底長什麼樣子,它如何幫你製作餐點,這些都是你看不到的,你也無法直接跟廚房溝通,這就是 後端,他也有幾個非常明顯的特徵:

我們操作網站,網站會幫我們跟 後端 部署的那一台機器溝通,向 後端 發送、取得資料,並且將資料透過 前端 的處理,呈現在畫面上。所以這些資料到了 後端 以後發生了什麼?後端 如何處理資料並回傳給 前端,我們都看不到。正常情況下,我們也無法跳過 前端,直接與 後端 進行溝通。

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吃過「永和豆漿」?有時候我們點完餐之後,會聽到類似的吶喊聲:「ㄧ套、兩燒蛋、三溫漿」,這是什麼意思?「一份燒餅油條 + 兩份燒餅夾蛋 + 三杯溫豆漿」。但這段訊息是員工之間彼此溝通的一種方式,只是我們一般人聽不懂就是了。
所以我們操作 前端 的介面,前端 也會用類似的方式,將我們想傳達給 後端 的請求,透過 後端 聽得懂的方式,傳達給 後端。意思是假設我們知道「ㄧ套、兩燒蛋、三溫漿」廚房聽得懂,下一次我們可不可以直接向廚房大喊「ㄧ套、兩燒蛋、三溫漿」?可以呀!可是廚房不一定會理你

所以,前端 只是使用者與 後端 溝通的一個媒介,後端 幫我們存放資料,我們希望取得資料的時候,點選 前端 頁面上的元件,前端 就會幫我們向 後端 發送取得資料的請求。

好,事情總不可能永遠順利,程式也不可能永遠沒有 bug。
假設遇到問題的時候,究竟如何判斷是前端的錯誤還是後端的錯誤?

我們回到餐廳裡,再一次向服務員點餐,這次遇到了幾個不同的情境:

  1. 你指了指菜單中的濃湯,說你想要一份濃湯,此時服務員說好,但是!他沒幫你把這個消息傳達給廚房,你沒喝到你想要的濃湯。這是服務員的錯?還是廚房的錯?
  2. 你指了指菜單中的濃湯,說你想要一份濃湯,此時服務員說好,服務員也幫你跟廚房說了,但是!廚房沒有幫你做!這是服務員的錯?還是廚房的錯?

以上兩個情境,你做了一樣的事情,得到了同樣的結果,向服務員點餐,但湯沒有來。
一個是服務員有幫你向廚房傳遞消息,另一個沒有。
很明顯第一種情況一定是服務員的錯,他不講廚房怎麼可能知道。但是如果他講了,但廚房不做,那肯定是廚房的問題了。

所以判斷問題到底是「服務生」還是「廚房」的關鍵,就在於判斷:

  1. 「服務生」有沒有準確幫你向「廚房」傳遞需求
  2. 「廚房」有沒有準確拿給「服務生」正確的餐點
  3. 「服務生」取得餐點後是否有正確將餐點端至客人面前

所以判斷問題到底是 前端 還是 後端 的關鍵,就在於判斷:

  1. 前端 有沒有準確幫你向 後端 發送請求
  2. 後端 有沒有準確向 前端 回傳正確的資料
  3. 前端 取得資料後是否有正確將資料呈現於畫面

只要我們能弄清楚,這個功能 前端 負責了什麼?後端 負責了什麼?並且能在發生錯誤的時候,判斷出是 前端 沒有發送正確的請求?還是 後端 沒有回傳正確的資料?前端取得資料後沒有正常呈現於畫面上?那我們就能確認這個問題究竟該請誰來做處理了。

實際舉個例子:
假設你現在在測試一個網站的編輯頁面,你發現編輯完成之後按了「儲存」,資料卻沒有更新。現在要來釐清是 前端 的問題還是 後端 的問題?

第一步:前端 有沒有準確幫你向 後端 發送請求?
先確認 前端 是否有將編輯過後,正確的資料發送到後端?如果沒有發送,或者發送的資料錯誤,那就可以確認是 前端 的問題。如果到這邊為止都是正常的,那再進入下一步。

第二步:後端 有沒有準確向 前端 回傳正確的資料?
確認 後端 有沒有回傳正確的資料回來?如果沒有回傳?或回傳的資料錯誤,那就可以確認是 後端 的問題。一樣到這邊為止都沒問題的話,再進入下一步。

第三步:前端 取得資料後是否有正確將資料呈現於畫面?
確認 後端 有回傳正確的資料,前端 卻沒確實顯示在畫面,不論是畫面沒動,畫面壞掉,頁面錯誤,元件跑版,最後這些畫面上的問題,都會是 前端 的問題。

概念上有沒有很簡單?釐清問題屬於前端還是後端,就是透過這種方式而已。
大家可以先從很簡單的功能應證看看,熟悉這個思考的流程以後,下次再釐清問題會更加快速。

上面講的都是大方向,確實我們幾乎能依照上面那套步驟來找出 80% 的問題是出自於 前端 還是 後端
但凡事總有例外,實務上碰到的情況往往比概念複雜許多。原因如下:

上面這些問題,都是實務上會遇到讓人難以釐清問題的主因,我想要告訴大家一個觀念,

實務上的程式,只有開發者自己知道它會如何運作。

意思是,如果你拿了一個不是我維護的專案來問我這個是 前端 的錯誤?還是 後端 的錯誤?我會回答你:「我不知道!」
因為在我看完它的程式碼,理解它運作的每個步驟以前,我也沒辦法釐清究竟是 前端 發送的請求錯誤?還是 後端 回傳的資料錯誤?
如果我貿然回答你:「啊!這個就是前端的啊,因為畫面上出現亂碼,畫面上的問題都前端的。」結果最後卻發現,是 後端 回傳的資料少給一個欄位,導致前端無法拿到正確的資料來顯示,這樣不是白白誤會了那位前端工程師嗎(笑)。

講到這邊,我告訴了大家「判斷問題的方式」,也告訴了大家「只有開發者能準確判斷」,我想給大家一個認知:

我們需要知道「前端」與「後端」的差異,與協作上的關係,但是我們不需要熟悉程式運作的每個細節

如果今天碰到的問題,你已經能清楚它是前端的問題?還是後端的問題?那恭喜你,你學會了判斷的方法。
但如果今天遇到的問題,你不曉得該給前端還後端,就直接開口問開發者!他有義務要告訴你,因為程式會如何運作只有開發者知道。

回答了最開頭的那個問題:「我何時才能搞懂前後端的差異,自行判斷 issue 該找誰處理?」
答案是:
如果是已經遇過了的問題,已經知道 前端 會傳發送什麼格式,後端 會回傳什麼資料,也知道 前端 該如何將資料呈現於畫面,那再遇到的時候,可以嘗試自己再判斷一次,是 前端 還是 後端 的問題。
如果這問題是第一次碰到,我們一樣可以嘗試依照上面提到的步驟,釐清看看是 前端 還是 後端 的問題,但是記得要跟開發者確認,看看自己這次的判斷是不是正確的。
如果長久下來發現自己的判斷有 90% 以上是準確的,那代表你已對這份專案有一定程度的熟悉了,可以自行判斷與區分前後端各自負責的工作內容。

補充:本章一直提到的「看發送的請求與回傳的資料是否正確」,究竟要怎麼看?等到了 API 這個技術名詞的介紹時會提到。

☞ 框架
很常聽到工程師口中提到 框架框架 是什麼?跟蓋房子的鋼筋一樣嗎?(我一開始也是這樣以為的)
但我後來發現其實 框架(framework) 這個東西比較像是「門派」。
就好像功夫有分很多「門派」,街舞有分很多「種類」,程式也分很多「框架」。

很多人會問:「你街舞都跳什麼種類?Breaking 啊、Locking 啊」,就好像「你 JavaScript 都用什麼框架?React?Vue?」是一樣的感覺。
之所以會有 框架 的出現,是因為網頁越來越複雜了,相較以往只能閱讀的網頁,現在不但可以跟使用者互動,可以有很多多媒體娛樂,有很多不同種類的功能可以實作。
每位開發者都可以有自己的寫法,都能自由的發揮,那程式碼每個人寫出來的都會不一樣,就會變得很雜亂。就好像如果少林寺裡每個人打的拳法都不一樣,想怎麼打就怎麼打,想怎麼翻怎麼跳都沒有人管,那就不會有「少林十八銅人陣」這種多人配合的陣法可以使用了。

所以為了讓程式的多人協作變得順暢,讓開發者按照相同的模式去設計或開發程式,這套規範,或者說這套方法,就是所謂的 框架。當我們使用了相同的 框架 開發時,就會規範某個類型的檔案該放在哪裡,撰寫的時候應該遵從什麼樣的規則等等...。一旦新的專案來了,雖然程式碼我都沒看過,但至少我能知道,如果我想要找什麼類型的檔案,我可以去哪裡找。因為大家使用相同的 框架,會遵守一樣的開發準則,合作就會變得更容易。

HR 在招聘新人也是一樣的,公司想要招聘會 php 這個程式語言的新人,開發部門說,團隊主要使用的是 Laravel 這套 php 的 框架。那 HR 就能在篩選的時候,特別找出會 Laravel 這個 框架 的求職者,這樣招聘進來的新人也能在更短的時間內上手團隊當中的任務。

所以每種程式語言,都有屬於自己的 框架(門派)框架 本身沒有好壞,看每個團隊自己的選擇與習慣。下次再聽到 框架 這個詞的時候,你就會知道現在談論的就是開發所使用的技術,是屬於什麼門派了。

小重點:

框架介紹:https://ithelp.ithome.com.tw/articles/10199730

☞ 套件
如果有一種東西,是別人提供的,可以直接使用的工具,可以減少開發時間,或幫你處理掉麻煩的手續以及步驟,你說好不好?
就像是「氣炸鍋」、「氣炸烤箱」,它讓我們不必親自將食物下鍋烹煮,不用翻、不用炒、不用煮,你只需要把食物關進去之後按開始,等它 叮!就煮好了,非常快速方便。

套件 Library 就是這麼樣的一個東西,別人提供寫好的一段程式,可能是一段功能,或者一個元件,只要是別人提供,可以讓使用者引用進自己的專案裡頭使用的,都可以稱作 套件,這樣使用者就可以少寫一段功能,或少製作一個元件,減少開發時程。

套件 這個東西怎麼聽起來這麼好?偷懶神器啊!
全部都拿別人製作好的來用不就好了?我幹嘛還自己做?

確實日常開發會用到許許多多的 套件 來協助,但不是什麼都可以直接拿 套件 來處理,原因有幾個:

所以方便的背後,也隱藏著風險。
像前陣子最大的資安風暴「Log4Shell 漏洞」,就是由於 Java 的一個套件,出現安全漏洞,導致全世界所有使用這個套件的程式,通通陷入資安風險當中。堪稱近 10 年最大資安威脅,美國資安主管機關出面要求立即修正。

當然不是所有 套件 都是不好的,只是我們在選擇使用的時候,必須要謹慎考量到它對於我們專案的安全性,是否有人監督?發生問題是否會及時修正?是否能滿足我們使用的需求,這些都要經過謹慎的評估以及考量。

原則上能自己製作的東西,還是自己做最好,就好比「氣炸烤箱」沒有這麼萬能,否則米其林主廚早就每個人都在使用了。之所以這些大廚還是會親自料理,就是因為這項工具沒辦法完美呈現出他希望達到的效果。

程式開發也是相同的,剛開始為了快速達成某項需求,可能先以某些 套件 作為工具下去使用,久而久之,功能越來越強大了,原先 套件 再也滿足不了新的需求,就得把它捨棄掉,尋找新的 套件,或者自己親自開發製作。

這樣大家應該就可以了解,下次如果有聽到開發團隊在討論要使用或者捨棄某項 套件,代表著什麼意思了。

☞ API、request、response
如果你有看完上面全部的介紹,你會發現我為 API 這個章節埋下了很多的伏筆。
這單元如此重要的原因是,如果把 API 搞清楚,會非常大幅度的貼近開發者的思維,你會看懂開發上很多的邏輯,也能釐清許多開發上遇到的問題。大大提升與開發者溝通的效率,也能增進自己對程式理解的自信。

API(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) 是什麼?簡單來說:

API 就是個拿來交換資料的東西

前端跟後端交換資料,透過 API; 網頁要串接 Facebook 或 Google 登入的功能,透過 API
所以傳遞、交換資料的這個東西,我們就把它叫做 API

不曉得大家有沒有注意到「Interface 介面」這個字?
它就好比是「窗口」,或者是「使用介面」的概念。

而這個 API 由誰來提供?由「擁有資料」的那個人提供。
像餐廳的廚房,可能會跟服務生說,「湯都會由 A 窗口遞出」,「菜都會由 B 窗口遞出」。
這個提供餐點的廚房,開了兩個窗口給服務生使用。

所以:

假設後端想要提供「取得資料」以及「儲存資料」兩種功能給前端,
它就要分別建立「取得資料」以及「儲存資料」用的兩支 API
所以前端就透過後端建立的 API 來發送請求,而後端也透過 API 來回傳資料。

大家就能明白,API 的構成一定包含著兩個東西:「請求 與 回覆」、「request & response
前端發送一個 request 給後端,後端回傳一個 response 給前端,這就是一支 api 所做的事情。
它的特徵如下:

所謂的固定格式,就好像廚房會跟服務生說,我只接受固定的點餐格式,寫得不一樣我一概不做:

// 廚房說只看得懂標準格式
燒鴨 x 1
叉雞 x 2

// 其他格式廚房一率看不懂
燒肉烤鴨飯一個
叉燒雞肉飯兩份

所以後端也會訂定 request 的標準格式,前端必須要發送符合格式的 request 給後端,後端也要回傳符合格式的 response 給前端。
若前端發送的 request 格式錯誤,後端就無法準確處理這份請求,若後端回傳的 response 格式錯誤,前端就無法將資料呈現於畫面。
至於格式會如何訂定?可以是後端自己決定,也可以讓給前端來決定,或更多的時候,會交由前後端雙方一起去協調決定格式。
但不論決定格式的方式為何?最終一定會將協調的結果,紀錄在 API 文件 當中,作為日後 串接 API 時的參考依據。

像 Google 登入功能,它也有提供公開的 API 串接文件:https://developers.google.com/identity/sign-in/web/sign-in

那我們知道 API 運作的概念以後,我們該如何去看 API 有沒有問題?判斷 request 的格式對不對?判斷 response 有沒有回傳正確的資料?
一樣打開我們的「Devtool」(網頁任意位置點選滑鼠右鍵,選擇檢查)。

一樣看到這個開發者工具的白色框框,找到上方橫條有一個選項「Network」給它點下去。

此時你會看到像下面這樣的一個畫面,請你開著這個畫面並再將網頁重新整理一次

重新整理過後,底下會出現很多這個頁面載入的資源,我們點選如下圖中一個「Fetch/XHR」的按鈕,它會幫我們篩選出屬於 API 的部分,顯示於下圖的紅框處,每一條項目都代表著瀏覽器發送出去的 API

我們點選最下方的那一支 API 來參考,可以看到下圖右半邊有兩個選項可以點選,分別是「Payload」以及「Response」,我們點選其中一個選項後,會在下圖籃框處出現對應的內容:

如此一來我們就能夠看到瀏覽器發送出去的這支 API,它帶著什麼資料?格式是什麼?以及後端回傳了什麼資料?格式是什麼?

再舉一個例子:

假設現在有一個編輯表單的功能,表單的欄位如下圖所示,在我填答完成以後,想測試「儲存資料」這個功能是否正常:

當我按下了儲存按鈕以後,發現瀏覽器幫我打了一支「儲存資料」的 API 出去,我馬上來查看打出去的 requestresponse 的內容:

我可以看到我填答好的資料被分別轉換成了一個固定的 request 格式(如上圖紅色框框處):

{
svid: "ILoveBsx",
survey_domain: "www.surveycake",
api_version: "v0",
hash_key: "ILove25sprout",
iv_key: "ILoveBsxTeam"
}

// 對照上面表單填寫的答案,會發現訊息內容是相同的

後端也在這支 API 回傳了 response 給瀏覽器(如上圖藍色框框處):

{
statue: 200,
message: "successful update",
data: {
data: null
}
}

上面的格式究竟是如何訂定的,我怎麼知道格式有沒有寫對,就要去對照 API 文件 記載的內容了。
不過至少從以上的資料當中,我們已經可以判讀到兩個重要的資訊:

  1. 前端 有將正確的資料發送到 後端
  2. 後端 有回傳帶有成功字樣的訊息

這樣就能代表這個編輯功能的 API 是成功的。
如果這個流程你懂了,你可以在操作網頁的過程中去觀察,點選什麼按鈕,瀏覽器會幫我們發送什麼 API,前端會打什麼 request 出去?後端又會回傳什麼 response 回來?
如果每一個功能都用這種方式去理解,整個網頁運作的原理就會在腦海中建立起來。
哪天一個明明該發送 API 的功能卻沒有發送?或者該回傳的資料沒有回傳?就可以快速釐清大概是哪邊出了問題,可以找誰處理。

API 的細節其實還有很多,發送的方式有哪些類別?發送的位置要如何定義?發送的資料該如何夾帶?發送的驗證該如何處理?
這其中包含著不少實務上需要注意的細節,不過我們不用理解到這麼深。

我們只需要知道 API 是什麼?什麼情況下會用到?稍微能猜到一點不同資料欄位所代表的意義,這樣就夠了。遇到問題的時候,可以先試著看一看 Devtool 的資訊,然後跟開發者做個確認,驗證自己的理解對不對。
API 就是個交換資料的過程,就好像在跟客戶發 Email 一樣,客戶發送給我一段訊息,我回覆客戶一段訊息。Email 也有 Email 的格式,我們也需要確認夾帶的資料是否準確。換成 API 以後,差別只在於我們怎麼透過手上的工具來查看這些內容罷了。

相信我,如果你指著 Devtool 詢問開發者關於 API 的問題,開發者一定會覺得「WOW ~ 你怎麼連這個都懂!」

從拉麵店的販賣機理解什麼是 API:https://hulitw.medium.com/ramen-and-api-6238437dc544

☞ Cache、Cookies、Session、token
Cache 是瀏覽器為了加快使用者使用網頁的速度,在第一次載入的時候,幫我們將一部分的資料拉出來透過特定的方式暫存起來,這樣下次再造訪同的網站的時候,瀏覽器就不必再將所有資源都重新載入一遍,載入速度就會比第一次快上許多。不過也因為這樣,常常出現一種狀況是:明明開發者說已經將程式碼更新了,自己電腦上看到的仍舊是舊的版本,原因就出在 Cache 幫我們把原先的資源暫存住了,所以更新上來的程式碼,沒有被載入進來。解決方法就是「清除快取」,或者使用無痕模式來操作網站。

CookiesSession 大家可以簡單理解成,後端為了辨識使用者,所在瀏覽器上加附的一個狀態。讓每一次瀏覽器發送 request 的時候,帶上這個使用者的狀態,後端就能夠從這個狀態中辨認發送 request 的這個人的身份,以及它擁有什麼樣的權限。關於 CookiesSession,我推薦大家直接看這篇文章「白話 Session 與 Cookie:從經營雜貨店開始」。

token 可以想像成「通行證」,為什麼要有通行證呢?假如有個功能叫做「刪除使用者」,那如果人人都可以刪,豈不是很危險?通行證的概念,就是給擁有這個權限的對象,一張屬於這個權限的通行證。這個通行證是由後端發給前端的,前端會將拿到的通行證記錄起來。後端可以決定,哪一些 API 需要經過 token 的驗證。例如說後端如果定義刪除使用者需要驗證 token,在前端沒有出示 token,或者 token 錯誤的情況下,後端都不會真的將使用者刪除,以確保資料的安全性。

☞ CI/CD
CI/CD (Continuous Integration/Continuous Deployment),持續性整合/持續性部署,指的就是「自動化測試/自動化部屬」,開發者會透過一個類似「腳本」的檔案,來定義每一次更新的時候,自動化所要做的事情。就像我們寫劇本一樣,從開場到結束,每一位演員要做什麼,每一幕畫面會有哪些劇情發生。當程式碼要做更新的時候,一樣可以去定義它要執行哪些測試,要將檔案做哪些處理。

這些事情可不可以人工處理?當然可以!不過有自動化的好處,就是能夠有效降低人力成本,如果這些事情,每次都得做,做的事情也都一樣,那就交給機器去做吧!好的自動化測試,能夠省去很多人工測試的成本,好的自動化部屬,也能夠有效提升開發效率與品質。


以上是一些剛接觸程式領域的朋友,常常會一頭霧水的名詞,或許還有很多常見的詞是我沒講到的,也或許未來還會出現更多各式各樣的新名詞。
大家只要記得,同樣是網頁,同樣運作在瀏覽器,就不會脫離類似的概念,「操作介面、交換資料、顯示畫面」,當有新的名詞出現時,我們只要知道它是在哪個階段,有著什麼樣的作用,對應到原先所對累積的概念,就能快速瞭解新的技術名詞代表的意義。

# 第三步:如何制伏工程師,讓工程師閉嘴

這裡原本會是最精彩的章節,但礙於上面累積下來的篇幅實在是太長了,我相信第一次看到這些技術名詞的你,需要花不少時間來吸收。
所以決定把最精彩的章節留到了下一次再講。

不過,我可以先預告一下下個章節會提到的內容:

除了讓大家期待一下下一篇文章,我也在這邊提醒大家,「第三步:如何制伏工程師,讓工程師閉嘴」會運用到本文所介紹到的很多技術名詞與方法。所以如果跳過這篇文章直接去看下一篇,是一定看不懂的唷~
大家就乖乖把這篇文章整個看完吧(笑)。

下集:傳送門


關於作者

作夢也在寫程式

分享文章